【卜算子.咏梅待到山花烂漫时】《卜算子·咏梅》是毛泽东同志于1961年创作的一首词,原题为“卜算子·咏梅 命到山花烂漫时”。这首词以梅花为意象,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坚持信念、不屈不挠的精神,同时也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乐观态度。
一、
《卜算子·咏梅》通过描绘梅花在寒冬中独自开放的景象,象征了革命者在艰难困苦中的坚韧品格。词中不仅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,更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和信仰的坚守。全词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思想深度。
该词虽以“咏梅”为题,但并非单纯写景,而是借梅抒情,寓意深远。它体现了作者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定意志,以及对光明未来的执着追求。
二、原文与赏析对比表
项目 | 内容 |
词名 | 卜算子·咏梅(命到山花烂漫时) |
作者 | 毛泽东 |
创作时间 | 1961年 |
题材 | 咏物抒怀 |
主题思想 | 表现坚强不屈、乐观向上的精神;象征革命者的信念与希望 |
主要意象 | 梅花、风雪、山花烂漫 |
情感基调 | 坚定、乐观、豁达 |
艺术特色 | 简洁凝练、意境深远、象征手法运用巧妙 |
历史背景 | 中国处于特殊历史时期,面临国内外压力,词作表达坚定信念 |
现实意义 | 鼓舞人心,激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希望和斗志 |
三、结语
《卜算子·咏梅》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词作品,更是一部充满力量的精神宣言。它通过梅花这一传统意象,传达出一种超越时代的坚韧与希望。无论是在文学价值还是思想内涵上,都值得我们深入品味与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