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弦嘈嘈如急雨原文】一、原文
“大弦嘈嘈如急雨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。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,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听闻一位琵琶女的演奏后所作,借琵琶女的身世和音乐表达自身对人生无常、仕途坎坷的感慨。
其中,“大弦嘈嘈如急雨”一句,形象地描绘了琵琶演奏中低音弦(大弦)发出的声音,仿佛急促的雨声一般,节奏紧凑、声音密集,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。这句诗不仅展现了琵琶音乐的丰富层次,也体现了作者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细腻感受。
二、原文与释义对照表
原文 | 释义 |
大弦嘈嘈如急雨 | 琵琶的大弦发出的声音嘈杂,像急促的雨点一样密集而急促。 |
小弦切切如私语 | 琵琶的小弦声音轻柔细碎,如同低声细语。 |
嘈嘈切切错杂弹 | 高低不同的音调交错着弹奏,形成丰富的旋律层次。 |
大珠小珠落玉盘 | 音乐声清脆悦耳,像是珍珠落在玉盘上,清脆动听。 |
间关莺语花底滑 | 音乐如黄莺在花丛中婉转啼鸣,流畅自然。 |
幽咽泉流冰下难 | 音乐时而低沉,如同泉水在冰下流动,艰涩难行。 |
冰泉冷涩弦凝绝 | 冰冷的泉水使琴弦仿佛凝滞,音乐进入一种停滞的状态。 |
凝绝不通声暂歇 | 音乐暂时停止,气氛静默。 |
曲终收拨当心画 | 音乐结束时,弹奏者轻轻划过琴弦。 |
四弦一声如裂帛 | 最后一声琴音如撕裂丝帛般清脆有力,令人震撼。 |
三、总结
“大弦嘈嘈如急雨”不仅是对琵琶音乐声音的生动描写,更是白居易通过音乐表达情感、寄托心境的典型体现。整首《琵琶行》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展现了诗人对音乐、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。通过对“大弦嘈嘈如急雨”的解读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歌中音乐描写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。